校园曾被视为清净之地、圣洁殿堂。然而,近年来,一股送礼风正在校园愈演愈烈。据北京、天津、重庆、长沙、沈阳、武汉等六市的调查显示,学生给教师包括学校领导送过礼的占50%—70%不等。仅长沙市某重点中学某教师今年端午节就收到礼金礼物折合人民币800元之多,堪称时风一怪。
校园送礼者的心态各异,主要有如下四类:报答型:学生成绩提高,或在竞赛中取得好名次,或考上了学校,为了报答老师,家长们纷纷慷慨解囊。求助型:孩子成绩差,请老师多辅导;成绩好的还想请老师开小灶;孩子不听话,请老师操心多管教。敬畏型:学生犯了错,不送礼,怕老师穿小鞋。攀比型:甲同学看见乙同学给老师送了礼,生怕被老师瞧不起,被同学小看,也不得不赶鸭子上架送礼。
对于校园送礼风,人们说长道短,褒贬不一。有的学生家长认为,给老师送礼是人之常情,顺理成章。有的教师说,学生送礼是对老师的尊重,不收反觉得不近人情。但大多数教师极力反对学生给老师送礼,他们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神圣的天职和应尽的义务,不图学生有所报答。师生关系本应是纯洁无邪的,一旦送礼,就变得复杂微妙而又庸俗不堪了。
对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说:校园送礼,一方面从客观上说明了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,但教师是人类的工程师,不能计较学生是否送礼,更不能以学生有无送礼来区分亲疏。社会学家认为,校园送礼,戕害学生的身心,学生学会庸俗的处世哲学,将来于社会风气更加不利,同时,校园送礼,使师生关系嬗变为商品交换关系,纯洁的师生关系势必庸俗化,势必导致师德的滑坡。由此观之,校园送礼于教师、于学生有百害而无一益,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,都应该理直气壮地对校园送礼风大声说“不”!
湖南湘潭江南机器厂伍泽华